东西问丨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东西问)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题: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作者 刘文曦 杜燕 徐婧
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之一,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以独特的情感功能与人类共同发展。当花卉遇上奥林匹克运动,不仅见证荣耀时刻,也传递对和平的向往。
历届奥运会颁奖花束虽然花材各异,均兼顾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红红火火”颁奖花束,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和不断追求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传递着中国践信守诺,携手各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
在冬奥会遇上中国春节之际,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独家专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付丽,通过专家视角讲述月季等中国传统花卉,如何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散发不朽之芳,中国花卉如何促进东西文明交流。
以下为访谈实录摘要:
中新社记者:希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花束就成为领奖台上不可或缺的“荣誉之花”。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花束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出现在领奖台,成为各举办国展示独特文化的窗口?;ɑ芪裁椿嵩谌死嗍⒒嶂械4酥厝??
付丽:两千多年前,希腊人折下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编织成桂冠赐予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当时这是运动员获得的唯一奖励,也是最高奖赏。橄榄桂冠承载着对人的力量的认可,传递出对和平与希望的向往。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奥运会的颁奖用花不断改进,观赏性和内涵持续充实,不仅为获得奖牌的选手献上祝福,更是一国办奥理念的表达载体。
比如,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是雅典在经过108年的漫长等待后,奥运会又回到了它的故乡。作为古代奥运会的象征之一,橄榄枝花环成为雅典奥运会上的一大景观。这束颁奖花束选取油橄榄、非洲菊、一枝黄花为主花材,增设橄榄枝叶编织而成,用橄榄制成的花束与桂冠再次出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领奖台上,体现了希腊传统文化的底蕴。
再比如,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是在疫情下举办的一届奥运会,颁奖花束名为“胜利花束”,花材均来自日本大地震灾区,呼应东京奥运会“重建奥运”的筹办理念,饱含灾区百姓复兴的愿望。
其实,不仅仅是颁奖花束,奥运会上还有礼仪花束、迎宾花束、来宾胸花、室内插花,等等??梢运?,对花的喜爱,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花卉不仅是供人观赏之物,也是人们抒情述志的“美丽使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花文化包含了更多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共通性的信息,因此在像奥运会这样的全球盛事中,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花卉就成为“重要成员”。
中新社记者:北京是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中国在两届奥运会中用花卉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情感?
付丽: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中国人百年奥运梦圆。我有幸参与奥运颁奖花束和礼仪用花工作。为使花卉表达出中国办奥的喜悦与信心,制作团队诞生了许多奇思妙想,最终选取“红红火火”颁奖花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花束,这既综合考虑了国际奥委会对颁奖花束在高度、安全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红红火火”颁奖花束整体呈尖塔状,由9支主花材“中国红”月季组成,每种配花均为6支,每种配草均为6片,取“长长久久”“一帆风顺”之意,在传递美好寓意的同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祝福与期盼。
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花束的选材范围十分广阔,之所以选取月季作为主花材,原因有三:一是火红、艳丽的月季既和中国人当时的心情相契合,又能表达出对奥运健儿的祝福;二是作为北京的市花之一,月季体现着中国首都这座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文化底蕴;三是月季可谓“和平的使者”,向全世界传播着爱与和平。
月季原产中国又盛行于中国,早在汉代就有栽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清嘉庆年间,英国人胡姆爵士从广州引走了朱红、中国粉、香水月季、中国黄色月季四个品种的月季,经印度传入英国。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英法两国战火连连,为了将这批珍贵的月季安全地从英国运送到法国,两国竟然达成了暂时停战协议,娇艳的月季花由当时威震世界的英国海军护送至法国,送到拿破仑妻子约瑟芬手中。这批名贵的中国月季经园艺家之手和欧洲蔷薇杂交、选种、培育,产生了波特兰玫瑰、茶香玫瑰等众多新的种系。
在全世界范围内,月季这样一株娇艳多姿的鲜花,不仅仅是北京和众多城市的市花,更是一些欧美国家的国花,被人们视为表达关爱、友谊、欢庆与祝贺时最通用的花卉。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颁奖花束主花材为英国的特色月季,还有薰衣草、迷迭香、麦穗等做搭配,通过色块勾勒出了象征2012年奥运会会徽的图形,被称做“胜利花束”。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依然可以看到月季美丽而热情的身影。这次冬奥会颁奖花束不是鲜切花,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耀之花”亮相。其中,选取月季花型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花束相呼应,展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而选用橄榄则寓意向奥林匹克传统致敬。
中新社记者:花卉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传递情感、表达精神。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花卉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付丽:中国何时开始种植花卉很难考证,但中国花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花卉文化大致经历了先秦的始发期、秦汉至盛唐的渐盛期、中唐以来的繁盛期,呈不断累积演进之势。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歌咏花卉的源头,以花卉作比起兴,使花卉作为一种描写对象,真正进入文学审美领域。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可以看出,人们以花卉抒发置身大自然中的不同心情;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不难看出,那时人们已将花木用于社交礼仪,以芍药等植物来传达爱情。
花卉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古人笔下,自然之物往往被赋予人格意象。比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人们欣赏花卉同时也在欣赏人们的内在品质。而在西方,咏花更多地是将花卉当作一种引发情感的契机或表达思想的象征。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庭院植物设计中。中国人在庭院的植物景观搭配中,有意境美的体现,更有对于大自然的尊重与顺应。比如,一个庭院里种植海棠、牡丹、玉兰,在打造春花烂漫景观的同时,取“玉(玉兰)棠(海棠)富贵(牡丹)”的意境以滋养身心。而西方文化尊崇科学理性,因此在庭院的设计和布局上追求形式美和人工美,比如树木修剪时要整整齐齐、注重几何图案的规整等。
到了现代,中西方花卉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像西方的“花语”被许多年轻人所接受。以月季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季象征长春、长寿;在当下文化中则象征爱情与和平,这就是月季在传入西方后诞生的新寓意。
中新社记者:今年冬奥会与中国农历春节相遇,是一个特别的春节,也是一届特别的冬奥。您怎么看待中国在短短十余年间两次举办奥运会?
付丽:仍以花说起。这些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方式既在发生碰撞又在彼此交融。
以年宵花为例,中西合璧的组合盆栽近年来走俏市场。在花卉应用方面,不仅有蝴蝶兰、红掌、凤梨等传统年宵花市场的主力军,也有马蹄莲、朱顶红、兜兰、长春花等;在色彩方面,不仅有选用有红、粉、黄等中国传统节庆色调的,也有采用莫兰迪色系、克莱因蓝等国际流行色彩的;在组合盆栽设计创作方面,手法更加多元化,既有采用中国传统的插花手法,注重植物线条的展示和焦点花的设置,在整体造型之余体现花卉植物之韵味,也有运用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营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景观意象,还有采用西式花艺手法,打造对称式、水平式、下垂式等几何造型的。
这两年盆栽市场涌入以多肉植物为代表的新成员。多肉植物好成活,占地小,且在生长过程中造型、色彩变化多样,给养殖者带来无穷乐趣。作为园艺工作者,我乐见这些新元素的出现,这也折射出人们在新时代的新追求:“简约”的养护投入,收获“精彩”的居家环境。这些在不同程度上也与北京冬奥会倡导的“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相得益彰。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十余年间,北京乃至全国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人文精神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今,绿色成为冬奥会的底色,高科技大显身手。疫情下,中国做好准备举办冬奥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享受这场体育盛事。
在我看来,人与花之间自然、和谐的相融发展,就像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互相尊重、互补互济,在开放、合作、共赢中让世界变得和谐,这是全人类最美的愿望。(完)
受访者简介:
付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绿化相关工作15年,开设“付丽赏花”专栏,致力于介绍北京园林绿化发展及园林花卉文化。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及主新闻中心花艺表演工作?;瘛氨本┦腥撕炱旖闭隆背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