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8日电 在台湾的选举中,基本盘是决定选战输赢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维持拓展自己的基本盘,是台湾各个政党赢得选战的关键所在。那么基本盘的消长反映了台湾政坛格局一种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在选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就这一方面的话题,台湾的时事评论员兰萱小姐和台湾问题专家刘红教授作客央视《海峡两岸》栏目给予解读。
什么叫做基本盘?对此,台湾时事评论员兰萱做如下解读:基本盘其实蛮有意思的。假设你把这个政治或者说选票当做一个市场来说的话,他有一点像是市场上面有商品,然后不同的政党,他就在这个市场上面,选票市场上面上市,那上市,他的占有率多少,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基本盘的概念。而这样的支持是数年下来,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的,就叫基本盘。
针对目前台湾政局基本盘的格局的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刘红教授说,从北高市长选举来看,应该来说,泛绿的基本盘大概四成到四成五,泛蓝的大概是四成五到五成五,这是一个概念,就对基本盘来讲,蓝绿两个大盘的概念。就一个盘内部来讲,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说无论是蓝或者是绿来讲,台湾媒体有一个很熟悉的、大家很熟悉的一个词,一个叫浅蓝,浅绿,深蓝,深绿,就是说作为这个基本盘内部来讲,他还有不同的派系,不同的实力,不同的这个人物,代表的人物、不同的粘着度。
兰萱补充说,如果说他对两边都失望的时候,很可能就变成中间选民,他们对于自己各自政党的认同度跟忠诚度其实没那么的粘着,没那么的忠诚,而且他们有一些时候是会随着事件,随着这个政党这一段时间的表现而改变的,所以浅蓝跟浅绿有一些时候,也会把他放在中间选民当中。
在陈水扁执政以后,这个基本盘也有了一些变化。兰萱指出,进入民进党执政时代,因为民进党执政成绩太糟糕了,所以盘势偶尔经过一些选举当中,会往下走,2005年的县市长选举就是非常非常明显的例子。
那么是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着基本盘的这样的一个格局?刘红的分析认为,从台湾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第一是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就是他们的政治路线,可以说蓝绿双方,事实上最后都是用强化自己政治路线的这种方式来巩固基本盘;第二个影响基本盘的就是进行政治动员,用这种“民粹”的方式进行政治动员,来号召自己的支持者站出来,为自己来说话,或者说投支持票。此外,还有一个不正常的情况,对泛绿来讲,为了巩固基本盘,他们会不择手段。
针对各个政党他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去巩固自己的基本盘再去赢得2008年的地区领导人的选举的问题,刘红指出,可以从基本盘的构成来看,或者基本盘的效果来看,首先一个基本盘决定政策,无论是蓝还是绿,这两大阵营都是要根据自己基本盘的需求,基本盘的政治立场,来确定自己的公共政策;第二,面对2007年争夺这个“立法”权,2008年争夺执法权的话,那么从这个角度来出发,要恐怕基本盘,恐怕要推出本阵营或者说自己这个阵营里面,广大支持者能够接受的最佳人选出来。如果说你不是基本盘或者基本支持者认定的、愿意支持的候选人的话,那么恐怕你这个基本盘也保不牢,或者说基本盘又反过,会选择自己支持的人出场,这个也很重要。
资料:
台湾政坛基本盘的消长,主要是指选举中各政党政治实力的变化。2000年民进党上台以来,台湾政坛基本上是泛蓝、泛绿两大政治势力的竞争,而蓝绿两大阵营的存在又和台湾南北地域上的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北部地区,泛蓝阵营占有优势,蓝绿基本盘是六比四;在南部地区泛蓝阵营力量较弱,蓝绿基本盘是四点五比五点五,形成了“北蓝南绿”的政治态势。
陈水扁执政后,台湾朝野对峙严重,蓝绿冲突不断,而民进党当局为了巩固南部的大票仓,打击泛蓝阵营,不断制造南北矛盾,在2001年台湾县市长选举和2002年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中,再度凸显“北蓝南绿”的格局。2004年底的台湾民意代表选举是蓝绿实力消长的转折点,此后蓝绿政治实力趋向于“蓝涨绿滞”,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由于基本盘的这一变化,因此在2005年底台湾基层选举中获得大胜,民进党则遭遇重挫。但是在2006年底台北和高雄市长选举中,蓝绿阵营各自保持了在台北市和高雄市的优势,台湾媒体有评论说,目前台湾选民对蓝绿阵营的支持意向相对稳定,“北蓝南绿”的基本盘结构在短时间内很难会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