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不闻"和"有偿即闻"扮演的角色都是"粉刷工",管它真与假,只要肯花钱,都给你弄得很"正面"。"有偿不闻"掩盖了问题,"有偿即闻"则颠倒了黑白。
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级刊物《报告文学》近日被揭露公开卖稿,一般2万字稿件要3万元。若要杂志社派记者来写,多付5000元稿酬。编辑说,“我们刊物上有两类文章,一类是不收费的,那个质量当然高了,要求文章的可读性、文学性,而这个相当于软广告,只要把意思说明白,内容健康就可以了!
前段时间,山西、河北先后曝出“封口费”事件,花钱消灾,成了发生矿难的煤矿与少数媒体之间的游戏规则,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有偿不闻”。 “有偿不闻”的逻辑是,别怕出事,要想人不知,拿沓钞票当封条贴在俺嘴上就成。
“有偿不闻”可不是“独生子”,他还有个“哥哥”,绰号是“有偿即闻”,这个哥哥更神通广大,既在新闻单位工作,还在非新闻单位有份差事。
脚踩文学和“新闻”两条大船的《报告文学》,原来是这样“报告”的。其执行主编一边说,“有偿新闻?我们是一家文学刊物,不做新闻”,另一方面又和《中国青年报》记者套近乎说,“我们是同行嘛,你说哪家媒体没有这种?”真不知道《报告文学》的准确定位是什么。从其将报道目标对准政协委员、私企老板、国企老总等,并且明码标价来看,《报告文学》分明是一份“有偿即闻”的宣传性刊物,而和新闻“划清界限”,不过是掩盖其“有偿即闻”的面目而已。
“有偿不闻”和“有偿即闻”,这哥儿俩如今在一些地方很吃香。前者走的是黑道,不给钱就曝你的光,让你倾家荡产,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后者走的是白道,想要知名度,想要步步高升,最好到我这里花钱买形象。这哥儿俩虽说都是靠新闻挣钱,混得好坏可大不一样。“有偿不闻”不仅声名狼藉,而且随时有被处罚的危险;“有偿即闻”表面合法经营不说,据说还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不像“有偿不闻”那样需要守株待兔,赚点外快跟做贼似的盯别人的梢。
“有偿不闻”和“有偿即闻”扮演的角色都是“粉刷工”,管它真与假,只要肯花钱,都给你弄得很“正面”。在这对兄弟的骨髓里充满了“金钱的逻辑”,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收了钱便啥也没看到,匆匆“下班”;一个是收了钱便“开工”歌颂!坝谐ゲ晃拧毖诟橇宋侍猓坝谐ゼ次拧痹虻叩沽撕诎。想到此,笔者为卖稿的《报告文学》深感羞愧。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