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理工大学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介寿答疑
近日,不断有市民打进本报电话咨询:既然震中在汶川,为何北川比汶川受灾更重?地震震级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否是地震前兆?下雨与地震是否有必然联系……昨日,成都理工大学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介寿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回答。朱介寿表示,市民对“震中”的概念有些误解,震中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北川也处于这条线上。
问: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汶川,为什么汶川受灾反而没有北川严重?
朱介寿:这是市民不了解地震知识产生的误解。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几个概念:震源指的是地壳内发生地震的地方,就是岩石破裂的地方;震中指的是破裂的岩石垂直向上对应的地面;震中距指地面上任一点到达震中的距离。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水里面有一块完整的石头,因为压力等原因石头破裂了,裂口处就是震源,裂口垂直向上对应水面的地方就是震中;水面其他地方与震中的距离就是震中距。
石头破裂不会是一个点破,肯定是一条线,这条线垂直向上对应的地面都叫震中。汶川大地震也一样,岩层断裂是一条线,汶川和北川都在这条线上,两个都处于震中区。而且,虽然汶川和北川都处于震中区,但因为北川的地质构造等复杂的其他因素,它遭到的破坏要比汶川更严重一些。
问:地震震级有高有低,震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朱介寿:首先我们要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带动地球各板块的运动,坚硬的岩层受到挤压,蓄积的能量超过一定强度的时候,岩层就会断裂。比如我们在一把塑料尺子上面放置一本书,如果我们硬要从两边往中间对它进行挤压,到一定程度,尺子就会断;尺子越小,断的时候书被弹起来的幅度就越小,尺子越大,书被弹起来的幅度也就越大。
地震的震级也一样,断裂带越小,震级越低;断裂带越长,震级越高。汶川大地震断裂带达300多公里,因此震级达8级。另外,震级的高低还与断裂的时间长短有关,汶川大地震时,用了80多秒的时间断裂带才完全断裂。1960年发生的智利大地震,断裂带长达1180公里,断裂时间用了8分钟,这次地震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达8.9级,整个地球在宇宙中振荡了两个星期。
问: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否是地震前兆,下雨与地震是否有必然联系?
朱介寿:目前还不能确定动物的异常行为或者是井水的变化与地震有必然的联系。比如人们常说的蚂蚁成群结队大搬家,甚至往人身上爬;成批的蜜蜂早出晚不归;大批的鱼“浮头”,成群地向岸边游、跳上岸;青蛙搬家等,都不能说与地震有必然联系。要下雨,气压变低,温度升高,湿度增大时,都会导致蚂蚁搬家;蜂箱内出现对蜜蜂有害的其他昆虫时,有的蜜蜂就会远走高飞,不再回巢;缺氧时,鱼会浮头,青蛙大规模迁徙也很常见。井水水位升降,井水翻花冒泡、发响和井水变味变浑通常也被认为是地震的前兆,但地下水抽取过量,也会导致井水突然发浑变黑,且有怪味。
不过,异常的声光现象确实是重要的临震前兆,如看到来自地下的光亮,颜色多种多彩,出现日常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有红色、白色火球升起等,或者是听到异常的声音等。
最近一些地方出现的蟾蜍迁徙应属于震后效应,可能主要是因为余震不断,蟾蜍才会迁徙。地震时或地震后下雨都是偶然的,就算不地震,这个时候仍然会下雨。(记者 郑刚)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