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因破坏环境而备受争议的《无极》剧组导演陈凯歌、《神雕侠侣》剧组导演张纪中双双入围“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反面提名名单后,日前,演员葛优因为代言亿霖木业公司的虚假广告而获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反面提名。(10月22日《北京晨报》)
此次“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组织者总结了此前评选的经验,新增了“反面人物公示”一项,正是这一尊重民意的举措,令争议人物葛优“名正言顺”地获选。显而易见,民众是在以这种方式教育明星:作为明星,你们的行为有很大的示范性,你们有责任传播公益理念,有义务检讨自身行为。
问题是,公众和舆论是借“反面人物公示”好好了出了一口气,但陈凯歌们会把这种反面提名当回事吗?据报道,去年陈凯歌、张纪中获提名后就很是不屑,这个提名后来也未影响到他们继续拍片赚钱,今年葛优获知“提名”后,反应也不大。与这种冷漠反应可成对照的是,舆论对明星虚假广告的批判不可谓不尖锐,可一次次的舆论审判似乎并未对那些明星有什么触动。对于利益至上的娱乐圈来讲,这种舆论审判,可能真的很乏味。
美誉度只有对爱惜自己声名的人才会有约束力。但毋庸讳言,娱乐明星固然也看重“名声”,但不是道德美名和个人美誉,而是能够吸引眼球和带来利益的名,只要能够提升关注度,他们才不在乎那是美名还是骂名。
要对明星产生影响,公众不仅要“用手投票”,更应积极利用自己的消费者身份,学会“用钱投票”,以道德消费教训那些不把公益放在眼里的明星,以道德消费让无良明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惩罚。
所谓道德消费,就是消费者只消费那些有道德的商品。商品有道德吗?当然有。英国曾搞过一个关于品牌道德度的评比,一些其产品产自“血汗工厂”的品牌就入选消费者心目中“最不道德品牌”。在这些消费者看来,产自“血汗工厂”的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凝聚着许多不道德印迹,终端消费者有责任“用钱投票”,以抵制这种不道德行为。在他们眼中,一件用环保材料制成,没有靠增加工时、压缩工资、使用童工制造出来的衣服才是道德的。在欧美国家,道德消费运动越来越普遍,消费者关注每一件消费品的道德内涵,大力提倡穿非毛皮制品、用无农药食品;出现越来越多的道德商店,只出售那些环保商品和生产中没有道德污点的商品。
对待惟利是图的明星,同样可以运用道德消费:公众可以拒绝看这些明星拍的电影,拒绝使用选择这些明星作形象代言人的产品,等等。如果消费者能以“用钱投票”的方式形成集体行动,就不大会有人请这些明星拍电影,不大会有企业敢找他们作形象代言人,他们也就会承受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
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办法。对付那些惟利是图的明星,公众只有用钱投票,在道德消费的集体行动中给他们以触动,空洞的舆论审判奈何不了这些人。
作者: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