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男孩柳平,2年前从贵州凯里来到广州同德围。现在,他平时是同德围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周末等假期,则是混迹于广州大街小巷的一名乞丐。他如何适应这巨大的身份反差?
6月1日,本报“广州调查”报道了“同德围惊现儿童乞丐村”。文章中介绍了两名妇女李静、史青带领4个小孩上街乞讨的事件。
而当天还在校读书没有出场的柳平,正是史青的大儿子。6月1日,记者全天观察了这名小男孩作为学生和乞丐双重身份的特殊经历
上学
12岁的柳平,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在普遍只有9岁的同学中,鹤立鸡群,显得沉默
白云区同德围粤溪新村三巷19号。6月1日,星期五。早晨7点钟的亮光,把糊着报纸的窗户照得通透明亮。12岁的柳平睁开眼睛,看到5平方米大的房间内,母亲、妹妹、弟弟都在酣睡着。门“吱嘎”响了一声,一个男子的身影走进房屋,父亲端着碗,为柳平准备好了早餐的稀饭。
吃过饭后,柳平伸手取下墙壁上的书包。他们家住在4楼,旁边三户也是贵州凯里老乡,但他们都关着门,柳平知道他们都还在睡觉,因为正常情况下,他的这些老乡,和他的母亲弟妹一样,下午晚上乞讨,凌晨3点左右才休息。
到三楼时,柳平敲了敲叔叔柳春家的门,门已上锁,无人响应(5月31日凌晨,记者造访柳春家,之后,他们就在当天早晨9点的时候,搬离了三巷19号)。
穿过狭窄而悠长的粤溪新村三巷,再走一段长长的街,再过人行道,柳平赶到了校门口。同学们都三三两两赶到,有的同学有家长护送。柳平径直走进教室。
这一天是“六一”,学校上午不上课,搞活动。同学们整齐地站在操场,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学校领导讲话,还给一些同学颁发奖状。接下来,同班的同学,有的参加了舞蹈,有的同学还参加了朗诵节目。柳平什么也没参加,这个12岁的男孩,在普遍只有9岁的同学中,鹤立鸡群,显得沉默。
中午放学,也就是周末放假开始,因为“六一”,这个周末假期比平时长了半天。柳平走在回去的路上,脚步欢快。
占位
柳平把编织袋铺在火车站站西服装市场大门旁边,这里人流如织
天气预报显示,六一这天气温在26℃到34℃。粤溪新村三巷19号的4楼,房门这一半壁墙,都是铁皮包的,伸手紧贴,手掌发烫。坐在房间里面,汗水直流,柳平决定下楼,到街上晃悠。
下午2点30分时,母亲史青也出来了。她背着一个背包,抱着弟弟,带领着妹妹柳素,从三巷19号出来。此时穿着打扮正常的史青,很快泯然于众人间。弟弟妹妹也活蹦乱跳,像在过节。路过一个名叫侨德的幼儿园时,2岁多的弟弟,额头紧紧贴在墙外窗上。然后,望着街边的一家玩具店,迟迟不愿意离开。史青在前面远远走着,实在等不上了,就回来,把柳素从一个木马上拖了下来。
柳平已在公交站等候了。2点48分,一家人上了起步价1元的241路公交车。母亲抱着弟弟坐在第一排,妹妹柳素居中,柳平坐在第三排。车上很吵,妹妹把头扭过来,和柳平交谈,但不知为何,两人闹了不愉快,柳平伸手给妹妹一耳光。6岁的姑娘柳素,痴痴望着窗外,眼神委屈,嘴角扯动,沉默,然后又恢复了平静。
3点06分,一家人在省妇幼医院下车。妹妹伸手找路人要了一条口香糖,柳平讨到了3元,他买了一个鸡蛋、一瓶水,自己喝水,把鸡蛋给了弟弟,剩下的一个硬币,他塞给了母亲。
继续向前走。3点15分,又惹妹妹生气了,柳素坐在地上,双脚乱弹。柳平赶紧把弟弟背在背上,由妈妈招呼妹妹。
3点40分,柳平接过母亲的背包,从包里面取出一个编织袋,把袋子铺在火车站站西服装市场大门旁边,这里人流如织。2岁的小男孩睡在编织袋上,一动不动,柳平坐在袋子旁边,呆呆望着摆在眼前的钱罐。
乞讨
这个下午,柳平和2岁的弟弟在一起共讨得11元,6岁的妹妹的收获则要多得多
4点10分,妹妹在他面前拉住一个白人的腿,又收获了5元(之前已经乞讨到了13元),他却在这半小时还是只有一个外国人在4点01分给的三元钱。
4点33分,母亲史青给了他一罐王老吉。
4点38分,4点44分,4点46分,前后三个黑人给了5元,2元,1元。柳平定定看着,无言无语。
5点13分,柳素拿了一瓶冰红茶和一串鸡翅给柳平。先前一直躺着的小弟弟,也翻身起来吃东西。
5点25分,柳素拿来一盒爆米花,此时,哥哥在玩一张黄色传单,弟弟在玩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