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8日电 55岁的陈女士在北京某企业做了30多年会计,今年7月份退休了。忙碌了半辈子的陈女士原以为退休后可以松口气了,但当她第一次领到退休金时,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每月退休金不到1000元,比退休前2000多元的月收入少了一大截,这意味着今后的日子要紧紧巴巴地过。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怎么单位给上了养老保险,退休金还这么少呢?
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是:按照现行规定,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比如,有的城市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的月标准,为所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为账户资金总额分10年按月平均发放。
报道称,过去,职工退休金可以拿到原来工资的80%—90%,退休前后收入差不多。现在的养老金能达到什么水平呢?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为58.5%。这里的“替代率”是一个保险术语,指的是养老金替代在职工资的比率。也就是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还不到在职工资的六成,只能够保障基本生活。
只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使大家敢于消费,形成巨大的内需动力。眼下,养老保障水平和覆盖率都很低。据统计,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只有1.6亿多人,这其中有企业年金的职工只占5%,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这个比例在30%以上,差距是相当大的。
文章指出,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解决养老保险低水平、低覆盖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齐心合力,共同尽责。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企业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设立企业年金,使他们退休后在领到基本养老金之外,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补充养老保险金。
据专家预测,作为中国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替代率如果能够达到20%—30%,再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58.5%,那么退休前后的收入落差将大大缩小。这样,个人不需要太多的积蓄,就能够摆脱退休生活的拮据,安享晚年。(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