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 (记者 孙自法)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从无人飞行试验到载人航天飞行、从一人一天再到两人多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的飞船应用系统在此进程中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因其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备受关注。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际,承担飞船应用系统的中国科学院向媒体发布信息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十多年来,飞船应用系统已突破七十余项重大关键技术,全新研制出一百八十五台航天有效载荷,全面完成二十八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一百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发表论文近五百篇,获专利四十余项,并实现全部预定的应用目标。
飞船应用系统是中国空间任务中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任务,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工程一期,飞船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系统研制。
空间对地观测方面,飞船应用系统成功研制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等一批先进空间遥感仪器,使中国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微波遥感技术水平亦取得重大突破。
空间科学研究旨在全面提高中国空间科学水平,这方面安排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天文科学、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等具体项目,所有项目研究均获得成功,有些研究水平已居国际前列,从而推动中国空间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空间天文探测设备在轨试验期间观测到多组宇宙γ暴事例和太阳耀斑高能辐射事例,包括近年来最大的太阳耀斑事件,为中国在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填补了中国国内在空间天文探测方面的空白。
在“神舟”四号上进行的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是国际上同类实验最成功的一次,实验内容丰富,获取到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标志着中国微重力科学实验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尤值一提的是,飞船应用系统建立的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个实施阶段提供了空间环境预报保障,该中心通过研制的各类空间环境探测器在轨试验,并采用各种探测手段搜集数据,建起丰富的空间环境数据库,现已成为一个国内外关注的重要航天支持系统。
飞船应用系统的技术支持系统有天、地两部分,天上部分包括为有效载荷提供数据管理、专用下行数据传输设备,并对有效载荷进行统一配电;地面则建成“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包括专用数据接收站、监控管理系统和数据预处理系统。目前,中国已建成先进的、有特色的天-地一体化的技术支持系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飞船应用系统获得了大批科学成果,掌握了关键和重要的实验技术,形成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规范。专家称,这一方面将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发展以及进一步开展载人航天科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