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六月三日电 题:“泛珠”区域合作 需规避系列问题
中新社记者陈国华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今日移师广州举行,在区域合作框架即将签署之时,前瞻“泛珠”区域合作需规避的问题,对今后合作的健康发展,实属必要。
有关专家称,“泛珠”区域合作首先要弱化行政区域概念,以经济区域代之,打破行政区域带来的阻隔。同时从一开始就要机制创新,坚持创造环境以政府为主导、经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要素流动以市场为基础。唯此,才能使这个跨越东、中、西,包含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大区的合作健康、高效。
中国的三大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目前的合作水平,离经济一体化还有很大的距离。有关专家认为,行政区域阻碍了经济区域的形成。此外,就是区域内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发展水平相近、产业同构,往往相互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
因此,在区域合作中,要想成功,必然要有一定的创新,革除不利,共识大局,走向共荣。
暨南大学经济学教授、粤港澳区域经济专家封小云称,“泛珠”区域合作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市场化是个大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市场开放、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利益协调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项工作既要抓紧,又不可操之过急;既要发挥政府的协调甚至某种主导作用,又不能人为地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行,那样只能欲速则不达。
为此,要尽力弱化行政区域观念,代之以经济区域的观念;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改善服务,搞好协调,优化环境。特别应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起初阶段企业和市场力量不足,发挥作用有限,就过于强化政府行政的力量。
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体,建立一些所谓经济技术协作区之类,历十数年而无多少实际效果,要引为鉴戒。无数经验表明,政府机构、人员及其职能一旦确定,就具有沉淀的趋势(机制化)、增长的趋势(升格、增编、扩权)、固守的趋势(不易革除),开始的积极因素往往衍变为以后的消极因素。
因此,“泛珠”区域合作,从一开始就要机制创新,坚持创造环境以政府为主导、经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要素流动以市场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