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九日电(记者孙自法)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九日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提出,中国经济政策要从四个层次来加强国际合作,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为中国的开放创造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第一个层次是积极参与现行国际协调机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要积极主动与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建立机制性的宏观政策协商机制,做到“不缺位”,扮演合作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的“大国角色”。
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组织、国际环保组织以及专业性国际组织,建立对话或论坛机制。
第三个层次是积极推动亚洲地区之间宏观经济协调,特别是加强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协商、信息通报。
第四个层次是建立双边国家协调机制,与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之间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立,进而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条件下,加快贸易、投资、服务业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
胡鞍钢称,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与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还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宏观经济是否稳定,不仅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也对周边国家、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国内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成为中国今后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他说,当中国贸易自由化越来越高、国际化程度越来越大、在全球范围利用世界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广时,不可自我限制,而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国际资源、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国际人才的能力,在更大的国际空间中制定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使中国经济稳定有助于地区和全球经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