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十月二十日电 十月十七日下午二时半,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南门东侧外墙突然发生墙体倒塌,倒塌范围长十七米,高十多米,倒塌厚度为三米。由于倒塌时墙下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间专家已排除人为破坏因素,称将在年内上冻前恢复原貌。
据了解,倒塌墙体位于南门瓮城下沉式广场整治建设范围内。山西省平遥县文物局副局长李树盛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下沉式广场建设确实在清挖城墙附近污土,但倒塌处的下沉工程早在一九九三年就清理了,不在此次清理范围。另外,在施工现场一直都是人工操作为主,震动性强的机械都没有开进过工地。
李树盛进行现场分析后指出:墙体倒塌主要有四大原因:
一是倒塌处墙体明显比周边墙体斜度小,不如周边结实。
二是倒塌处外墙墙体酥碱重,易倒塌。
三是从倒塌墙体取回的土样分析,明清时期在整修城墙时此处的夯土太松,另外从现场观察,倒塌处裸露的疏松干燥的粘土,被风吹拂后不断下落。
四是倒塌处墙体的上、下部分比中间部分厚实,说明此处砌墙方法不严格,砖与砖、砖与土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工程质量存在很大隐患。
专家介绍说,平遥古城墙在明洪武三年由夯土结构改造成砖石结构后,明清两代不断修整,大规模的修整就达十几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一九八0年前后有关单位对古城墙又进行了一系列维修整饬。但由于古城交通主要集中在北门附近,所以古城南面的维修工作要相对滞后一些。
目前,山西省有关专家已赴平遥商讨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