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近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出各项改革举措的时候,往往言必称“国际惯例”。这个时候,要提防那些打着“国际惯例”幌子的“假惯例”。
据权威人士透露:一些单位为了维护部门利益,以所谓“国际惯例”的名义制定和出台的规章制度中,不少是站不住脚的,如有的“国际惯例”是少数国家和地区实行的规定,根本缺乏代表性,算不上什么“惯例”;有的是国际上过去通行的,而今早已被淘汰了;还有的在国外找不着,纯属子虚乌有。
引进国际通行的规则“为我所用”,无疑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然而,对“国际惯例”的界定,是一桩严肃的事情。既然是惯例,就必须要以国际公认为前提,不是随手照搬某一国家的一项什么做法,或者干脆凭空捏造一个“惯例”。如前一阵沸沸扬扬的银行借记卡收年费的问题。银行方面一口咬定是沿用“国际惯例”,但消费者说你当年发卡的时候并没有说要收费,现在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自行收费了,这平等吗?“国际惯例”是这样操作的吗?更有专家质疑银行卡收年费系“国际惯例”之说,认为国外银行向借记卡收年费的并不多见。
还有,某些大型超市以“国际惯例”为由,对进场企业收取高得吓人的进场费,节庆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闹得那些不堪重负的企业“揭竿而起”,集体抵制入市。当较真的人们将此类做法讨教于沃尔玛等其他跨国超市时,发现这个所谓的“国际惯例”原本就是某些企业自己的“店规”。
更有那些生吞活剥国外做法,最后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所谓“国际惯例”,不仅让国人难以消受,还引出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党政官员不准在企业兼职,可有的地方就是以“国际惯例”的名义从海外引进一些“两栖”官员来,这些啃过“洋面包”的官员一方面冠冕堂皇当着政府部门的领导,另一方面却开着自己的公司当总裁。且不说这些“两栖”人士的觉悟到底有多高,在旁人眼里他们的身份总是有些别扭,也不免令人生疑——谁能保证这样的“公仆”不会化公仅为私权呢?求教于专家的结果,更是令人吃惊:国外老板从政是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透明化管理机制的,与这种“上午当官员,下午当老板”的荒唐做法根本上是两码事。
如此看来,“国际惯例”我们是要看齐,但冒充“国际惯例”的假货也要照打不误。
(文/阿超 摘自《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