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84年前,在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银滩村的一户人家,6岁的男孩每天背诵明代的《朱子家训》,并听从父亲的教诲:“你不仅要一生都读,还要一生都这样做!
2008年秋天,在香港田氏企业中心大厦,这位已经九旬的老人——田家炳向我们琅琅背诵:“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的确,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从1978年起,他已经向内地捐赠超过十亿元,资助的学校多达300间、乡村学校图书馆1300间。而获得本次“慈善人物”奖的他,只是千万个热心公益事业的海外乡亲中的一个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华侨、港澳同胞在广东省捐款赠物,总额折合人民币达400亿元,占全国侨捐总数的70%。捐建道路、桥梁、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等项目逾3万个,建立各类公益事业基金会和基金近6000个。其中,捐建大、中、小学校近2万间,占全省中小学校总数的60%;兴建扩建医院2000多间;捐建桥梁近4000座,修筑公路近2万公里,占全省新增公路数的47%。新建敬老院、幼儿园2000多间,新建图书馆、文化宫600多间,对广东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侨捐引领公益事业潮流
广东的华侨华人是全国最多的。他们一直有着乐善好施、回馈家乡、报答乡亲的传统。早在19世纪,靠着海外乡亲的支持,侨乡的学校和医院就是最漂亮的。改革开放30周年来,他们更是以赤诚的心、炽热的情,成为广东省公益事业的捐赠人主体之一,精彩地演绎出利他精神、奉献精神、志愿精神。
今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广州会见了前来出席“海外华侨华人与广东改革开放论坛”的海外代表时说,30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其中,广东吸收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捐赠资金近400亿元,用于兴办教育、医疗卫生、桥梁公路等社会公益和公共事业,成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海外乡亲们不仅仅捐了钱和物,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大爱精神,带来了重视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公益观念。毫无疑问,他们的慈善精神,启蒙和哺育了广东的慈善文化,滋养了广东人的精神。
2008年2月21日,中山市第21届慈善万人行隆重举行。有21年历史的中山慈善万人行,累计募集5.3亿元善款,其中投入2.5亿元为困难家庭提供援助。在这21年来,海外乡亲一直走在万人行队伍的最前列。
李嘉诚从1982年起捐建汕头大学,也带起五邑、客家地区的海外同胞捐建大学中专的热潮;而海外同胞的捐建行为,又带动本地企业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侨捐滋润了每一个角落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都是由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因此,这些方面的起步较为艰难。而侨捐就像点点春雨,滋润了从教育、交通、文化,到医疗、扶贫等等。捐款的60%用在了扶持教育事业上,所捐建的中小学校达2万所,比“希望工程”在全国捐建的学校数量还多1/3。
由于海外乡亲有着较为开放和先进的观念,他们对侨捐的带动作用有着较深的考虑。比如,广东发展初期面临交通不畅的困境,以霍英东为首的海外乡亲就看到要发展广东经济就要先发展交通。海外乡亲对于交通方面的捐赠折合人民币约30亿元,仅是捐建桥梁就有近4000座,对广东省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带动起到关键作用。如霍英东捐建的番禺洛溪大桥、大石大桥、沙湾大桥等,可以说带旺了整个番禺,扩展了广州南部区域。
广东省星罗棋布的侨捐项目,形成了一幅姹紫嫣红的画卷,是广东发挥华侨众多优势的突出体现。广东省受赠额1000万元以上的镇(街)共有248个,受赠额1亿元以上的镇(街)29个?梢运,没有华侨捐赠及其项目就没有这些地区今天的发展。随着对中国认识的深入,海外乡亲从爱家乡、爱广东扩展到爱中国,甚至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都有广东海外乡亲的慷慨付出。当我们走访这次慈善榜上有名者时,发现许多人办公室都有中国地图,以及每个省市、自治区的感谢牌匾。
还有,英国华人赵泰来向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文物达4.7万余件,并将1万余件珍贵的陶器、铜器、古旧书画、玉石器等捐赠给广州番禺宝墨园,其中不乏金缕玉衣、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子午鼎”等珍贵文物。为了把这些文物运送回国,他甚至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是什么信念支撑着赵泰来完成这项事业?他说自己经历过“文革”,深刻体会到“民众缺少理智的行为与文化素养有关,要让国家富强,就必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林亚茗)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