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曾经被称作“天下第一难”。上世纪70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生育孩子数)为5.8,人口出生率高达33.43‰,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5.83‰,全国年净增人口2144万。经过3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不仅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更在人口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学者论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影响深远
在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全面回顾了我国人口30多年的发展变化。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用数字说明最直接。在人口数量上,2006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8左右,已经降到更替水平(2.0)以下,人口出生率为12.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8‰。在人口素质上,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目前为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国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为8.5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人类发展指数2006年为0.781,已经开始接近“高人类发展水平”。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本质性的转变。即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由高-低-高变为低-低-低,不计由于年龄结构变动所导致的人口惯性增长,2006年我国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已经呈现负数,为-9.2‰。这一转变使我国人口变化的方向从上升变为趋势性下降,并将逐步达到零增长,直至负增长。
30多年的计划生育,少生4亿人口,缓解了我国庞大人口规模对资源环境的重压。据学者测算,这期间我国人口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以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115个百分点。1982~2000年,总抚养比下降了20.1%,推动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抚养比下降为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达到26.8%。相应的,我国的人均GDP、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的损耗则减少了20%以上。
我国对人口规模进行调控的试验和实践,也为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一位外国学者曾说,这场试验如果成功,世界将从中收益,这场试验如果失败,世界也将为之付出代价。30多年来,中国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成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近20年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又作为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官员谈发展:解决复杂人口问题须走统筹治理道路
在谈到我国当前错综复杂的人口问题时,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重点强调,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态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个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制约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的四个问题:一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社会性别公平。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四是人口老龄化,需要破解人口抚养比逐渐升高的难题。
李斌认为,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仍然是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低生育水平。而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持久动力,才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黄萱)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