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暴露“基层治理脱节”
在现代媒体快速、集中、定向的监督之下,一些基层干部显得准备严重不足,应对失据。表现在对事态的发展没有判断预测能力、没有自主决策能力、没有执政团队精神的“三无现象”,表现出从理念到手段上与现代社会的治理要求明显脱节,执政能力的巨大落差亟待弥补。
陕西省绥德县县长崔博因“校长追签被刑拘”事件被许多网友称为“2007年最牛县长”。本刊记者在绥德县见到崔博时,手足无措的他正感到满腹委屈无处诉说。在绥德上任3个月,崔博抓了整顿机关干部作风和规范依法行政两项重点工作,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却因工作作风和依法行政问题被推到风口浪尖。
崔博在讲为官不被人理解的委屈时不由自主地两次流下了眼泪,他反复强调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组织信任和群众满意的干部。但是在舆论声讨铺天盖地而来时,他却选择了沉默。这时崔博流的不仅仅是委屈的眼泪,在从未经历过的压力面前,泪水可能是崔博无力应对的无奈和孤独无助的脆弱心态。
绥德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等领导虽然向记者表示会和崔博在一起妥善处理。然而,直至市委书记周一波亲自到绥德之前,绥德县方面并没有任何的纠错行为。
应对涉政涉法公共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是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实上在处理这类事件时,一些基层干部表现得手足无措。
湖北省黄石市2006年“8·6”群体性事件中,当大冶市民启程前往黄石市时,时任大冶市委书记的肖家祥手足无措,甚至号啕大哭。事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局面失控我实在无能为力,哪怕给他们下跪能扭转局面,我也会毫不犹豫去做!”
专家认为,“一把手”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流泪表明了他们在应对复杂局面时缺乏对事态发展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对涉政公共事件缺少足够的政治敏感。
没有了基本的判断,再加上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以及“权大于法”的惯性思维模式和“执行命令”的执政积习,使一些干部在处置突发的涉政公共事件时缺少了自主决策能力。近期的三起事件都是在网络刚开始报道时,没有主动快速查清事实、认真纠错,或者利用媒体和网络等媒介澄清事实,而是麻木不仁甚至惟恐避之不及,从而丧失了在事件初期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最佳时机,导致事件不断升级。
同时在主要领导处置公共事件中,其他一些干部缺乏团结应对的团队精神,将自己置身事外,当了冷眼“看客”,往往使“一把手”决策时显得很无助。
现代社会下,基层“点”上的问题往往容易演化为全国“面”上的事件,这对基层干部、尤其主要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家分析,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一些干部的表现,暴露出目前基层政权“一把手”的执政能力尤其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大局意识尤其是从全局出发把握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风险,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协调不同群体利益的能力有待提高。
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以忙于公务为由不重视学习,不去研究新时期中央对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的新要求,不去研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民意等新形势下,老百姓对执政者的新期待,而是习惯于以命令、经验、习惯取代法规和程序,沿用只看上级眼色,不顾群众利益的“官本位”思维模式和滥用司法的“权大于法”的执政积习。
受访的多位专家建议,当前在换届过程中,在干部履新前进行新任岗位执政能力的培训时,应该通过典型的案例,对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涉政公共事件处置能力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干部对不断出现的涉政涉法公共事件的判断预测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和加强执政团队精神培育。(记者张先国 刘娟 杨成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