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4日电 继早前香港中文大学宣布,提前招收应届会考获得九优佳绩的十四岁女“神童”何凯琳今年九月入学后;九岁男童沈诗钧今日也获浸会大学的数学系取录,为其提供五年学士及硕士课程,成为全港最年轻的大学生。香港中通社发表文章指出,两名“神童”提早入大学,成为香港近日不少望子成龙家长的热门话题。
中文大学日前宣布,提前招收会考获得九优佳绩的十四岁女“神童”何凯琳今年九月入学,只要完成一年的基本课程,成绩符合要求,她明年就可以进入大学医学院学习。九岁男童沈诗钧于上周发榜的英国高考成绩中,数学、进阶数学均获A,统计学获B,Advanced Extension Award(AEA)数学试考获良(merit),一度被数所大学同时考虑录取。
这两名神童的成才过程都煞费父母栽培的一番苦心和毅力,也反映今天不少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以沈诗钧为例,兄长十四岁已获英国牛津大学取录,其父不惜牺牲香港的高薪厚职,长居英国照顾,可见其希望儿子出人头地的苦心。不少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也为此作出不菲的“投资”,千方百计发掘子女在哪方面有胜人一筹的才华,望子女可以成龙成凤。
香港社会及教育制度,一向惯于按传统办事,较少打破条条框框;关心香港教育的观察家指出,大学能破格提早录取两名小天才,是有眼光、有承担的。当前特区,需要有更多的人才、需要有更多的朝气、需要有更多的创举,才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过多的因循守旧,只会令社会暮气沉沉。
从学术方面看,理想的大学教育要求既深且广,香港大学本科准备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也是为了加强学生通识。另一方面,神童和同年级的大学生可能年龄相差甚大,在社交生活中可能出现代沟。身体发育也限制了神童以平等的身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这些都是他们接受全人教育的障碍。
可以估计,两位神童的智商及能力,在学习上的困难应该不会太大;不过,从表现看来,说到底他们还是“大孩子”,还有充满童真的一面;这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需要很好的协调与辅导。
有论者提出,除了入大学,香港是否还可以有其它的教育机会,既能够令“神童”在其擅长的学术方面继续发展,同时又让他们健康成长?
不过,无论如何,正如沈诗钧父亲所言,“神童”可破格入读大学,反映香港社会的开放及包容。(罗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