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1日电 香港《文汇报》发表署名“彦火”的文章指,某日与倪匡茶叙。这次话题不说卫斯理,单说武侠小说。笔者言,读倪匡武侠小说,有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感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倪匡自称,他写的武侠小说比写的卫斯理早。
溯自五十年代末期,倪匡便由替人写武侠小说,到自己撰写武侠小说,其时是一九五八年,比一九五五年撰写武侠小说的金庸时间稍迟。但是倪匡写的武侠小说共有四百多部,总字数凡二千多万字。单是《六指琴魔》一套便有三十多册,一百多万字。
我觉得倪匡写武侠小说有四绝。一绝是擅编故事,只提当年他给邵氏电影公司编写的武侠剧,便有二百六十一部,无人出其右;二绝是当代武侠小说家中,如上述说的,他写得最多、最勤,可以说文思泉涌,下笔如飞,着手成章,大有“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三绝是文字简洁、练达。倪匡喜欢用浅白的文字,从不用艰涩的字、句,基本上可以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清.沉德潜)。以他的中篇《长虹贯日》为例,开首是这样写的:
一段径可尺许的圆木,看来像是一条大帆船上断下来的主桅,上面抱着两个人,在海中随着巨浪的起伏,忽而被拋到巨浪的顶峰,忽而又沉了下去,被吞进无底深渊也似的浪壑之中。
寥寥平凡的几十个字,奇、险突现,引领读者要追读下去的意欲。值得一提的是,当男主角盛坚惨被同门师兄残害致人鬼不辨,不敢以真面目见他青梅竹马的玲玲,躲在暗里目睹梦寐以求的爱侣手刃仇人,按捺千回百转的柔情,悄然引退。结尾是这样写的:
当他走下了那个山头之后,天已黑了,他还可以看到站在山头上的玲玲的身形,但是不久,他的前面和后面,已全是一片漆黑了。
写站在山头玲玲的身形,像是入了套路,写老了,但是下面的文字,却“点石成金”,好一句“他的前面和后面,已全是一片漆黑了。”可谓语带双关,曳下袅袅余音,留下大片的想象空间,可谓借景移情,把盛坚黯然神伤透顶的心境描尽了,是“朴字见色”的好例子!
第四绝倪匡是“代笔天王”。他为金庸代笔写《天龙八部》部分章节,已成为坊间美谈了。他代笔的武侠小说,不仅止于此,如古龙的《绝代双骄》、《白玉老虎》等好多部代表作,都是由作者开了头,由他续笔。当年古龙声名大噪后,夜夜笙歌,天天喝醉酒,只好由倪匡这位义气好友代笔了。他代的笔,竟然了无痕迹,浑然天成,可见手段之高。据倪匡透露,他还为卧龙生、诸葛青云代过笔。
说起代笔,倪匡的入行,也是从代笔开始的。一九五八年,司马翎在《真报》写武侠小说,与老板陆海安闹别扭,突然脱稿,结果陆海安找倪匡代笔。倪匡经过这一代笔,欲罢不能,从此开始写起武侠小说来。
读倪匡的武侠小说,除了故事情节吸引人,还因文字根底深厚,焕发迷人的魅力,其笔力、其韵味、其句法,可与明代王骥德撰的《曲律》所提要求,若合节拍,且把《曲律》摘录如下,以为结语。
句法,宜婉曲不宜直致,宜藻艳不宜枯瘁,宜溜亮不宜艰涩,宜轻俊不宜重滞,宜新采不宜陈腐,宜摆脱不宜堆垛,宜温雅不宜激烈,宜细腻不宜粗率,宜芳润不宜噍杀。又总之,宜自然不宜生造。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他人用拙,我独用巧。平仄调停,上下引带,减一句不得,增一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