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1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土地出让全面实行“招、拍、挂”后,各大城市的政府部门纷纷实施“不饱和供地”策略,意在迫使房地产商消化闲置的存量土地。今年以来,这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以上市公司为主的强势地产商拿地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
北京市建委透露,今年9月以来,新开工面积也远高于同期的土地购置面积。根据获得施工许可证的房地产项目计算,9月1日至10月27日,北京新开工面积达603.31万平方米,而同期北京市所出让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仅为122.12万平方米。
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显示,2004年1月到今年6月,北京共出让项目用地5775.11公顷。其中,已经完成开发669.77公顷,正在开发2258公顷,其余2947.34公顷土地囤积在开发商手中。
报道称,按照目前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之间的缺口估算,未来3年左右,开发商手中的2947.34公顷土地将消化完毕。
业内专家分析,政府部门促使开发商释放出囤积的土地,一方面可以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是一种健康的政策倾向;但另一方面,政府供地逐步收紧,也会引发需求方“地荒”的担忧,进而增加需求。
据悉,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联合体,日前以26亿元竞得京城“新地王”广渠路36号,高出标底价近9亿元。竞标广渠路36号地块的13家房企,有12家报出的付款方式均为一次性付款。
报道指出,巨额的地价款,一次性付款的承诺,以及紧缩的信贷政策,正考验着地产商的资金实力。业内人士坦言,地根银根收紧,加速了房地产业的重新洗牌。土地、资金等要素将向优质房地产企业集中,从而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一位投行人士坦言,资金链和土地供应趋紧,是房地产“行业故事”的两条主线,今后的企业分化将更加明显。(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