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价突破2万元,深圳楼市一下成为全国关注的风暴,引起国土资源部等数个国家部委关注。对此,经济学家徐滇庆却抛出不少惊人之语,如“深圳房价上涨理由充分”、“炒房有理”。徐滇庆甚至对住房保障制度有关的设想进行抨击,认为政府决不能补贴帮助中等家庭买房,理由是“应当鼓励竞争”。
按徐滇庆的意思,房价必须高,要让人不能轻易买得起,而且政府还必须让绝大多数人去买这高价的房,这样,才能让他们保持竞争,让他们有追逐财富的动力。按照徐滇庆的设想,社会将出现这样一个场景:“5%最穷的穷人”因为可以获得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他们能住上自己的房;而高收入的人,因为购买力强肯定可以买得起房;只有中等收入的人能否住上自己的房是不确定的,要想买房,就得去竞争,去打拼。
既然是竞争,就自然有失败者──难道一竞争,所有中等家庭收入就能迅速提高收入了?按照国家统计局一份调查中关于中等收入家庭划分标准,年收入6万元就可算中等收入家庭。这年收入只有6万元的三口之家,要让他们买每平方米2万元的房子,恐怕一年也买不起1平方米。要让他们通过“竞争”去提高收入,从而买得起房,恐怕是太理想化了,很多家庭恐怕“竞争”得死去活来也实现不了买房的愿望。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低收入的穷人有政府保障性住房,而有些中等收入家庭,反而因为收入比穷人高那么一点点,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些买不起房子的中等收入家庭会不会想:我还不如穷一点呢,干脆混日子,取得“穷人”的资格,就可以住上自己的房子了。这样的结果,不正与徐滇庆的“竞争”初衷恰好相反吗?
而徐滇庆却还在唱高房价有理──高房价能让人不断地去挣钱,能让人不断进取。徐滇庆似乎很担心国人缺乏追求财富的动力,所以,要在制度设计中,要通过住房等物品,给老百姓以诱惑,给他们一定的压力和动力,让他们去竞争,否则,他们就会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但是,赚钱需要人强迫吗?人有逐利的本性,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人类发展史表明,人总是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总是不自觉地在满足一个生活目标后产生更高的生活目标。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中产阶层有了房子后,就会混日子,就没有了生活的动力。有了房子,他们还会有更好房子的需求、有车子的需求、有旅游的需求,有各种各样精神生活需求……他们每一项需求的满足,社会都会增加财富,不只是建房才能产生GDP。
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是人的本能,只要制度允许,老百姓自会发挥自己的才智,去想办法挣钱,用得着专家鼓动政府人为地给老百姓制造压力,驱赶着他们去挣钱吗?(谢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