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舞台摄影已成为艺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了,而早年却不是这样的。那时照相业刚刚兴起,为了招徕顾客,照相馆门前需挂巨幅照片,一般人出于传统的旧意识,不愿将自已的照片拿出去做“幌子”,因此只好将社会上著名戏曲演员的“剧照”悬出。这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演员,不但没有“失身份”的顾忌,而且由于他们职业上的特点,正需要有人给他们作宣传。所以从照相业形成的初期,摄影和戏曲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谭鑫培、杨月楼,时小福等京剧前辈早已久负盛名。自然便成为光顾照相馆的�?�。据德龄著《瀛台泣血记》一书说,清末北京的戏曲演员都很喜欢照相。当时有个唱旦角的演员,得到过光绪皇帝的赏识,光绪还曾向他索要过照片;可见当时戏曲照片之盛行了。
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一幅戏曲照片,是清末名丑刘赶三的剧照,大约摄于中日甲午战后。这幅照片已成为研究近代戏曲史的珍贵资料�;褂幸环┙鞘毙「5谋阕罢�,拍于1900年以前,也是中国戏曲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珍贵照片。
谭鑫培被誉为一代宗师、京剧泰斗。他早年与杨小楼演出《阳平关》的剧照,为丰泰照相馆所摄。丰泰照相馆在1890年左右开业于北京琉璃厂。这家照相馆不仅擅长拍摄剧照,还在1905年摄制了三本戏曲电影片,为中国自行拍摄电影之始�!拔逅摹痹硕�,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普及,戏曲照片更加多了起来,戏曲大师梅兰芳就拍了很多剧照。他在1930年访美时,曾将自已的各样剧照晒印了几千张,带往国外,馈增友人。
从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来看,当时的照相尚属幼稚。首先不能到剧场实地拍摄,只能利用日光在照相馆玻璃棚内拍照。背景也都因陋而简,有时只用一块布,有时利用照相馆中的现成背景,因之背景与剧情往往不符,更难表现演出气氛。又由于场地狭窄,使画面拥挤;人物亦多失之呆板。
除剧照外,许多名角也都乐于拍摄一些具有生活内容的便装照。谭鑫培1900年前拍的“分身相”及1907年北京“富连城”科班学生的集体合影等,现在看来都颇有历史价值。笔者至今仍保存几帧,一直视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