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毛家的家境比韶山大部分人家要好。泽东是无忧无虑地成长起来的。他没挨过饿,衣服不多但从不破破烂烂,他的渴求在精神方面。
虽然韶山的大部分孩子都上不起学,但泽东被送到学校去还是顺理成章的。在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看来,儿子有了一定的文化就可以管理家中的账目、写写契约合同。
上课常常偷读禁书
村里这所叫“南岸”的私塾十分传统,“五经”在学堂里具有至高的地位,被奉为经典。泽东8岁时开始念书,他常和同学们在上课时偷读禁书。这些书大多是描写战争或反叛的,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韶山,这些书是最能丰富毛泽东的心灵世界的。
13岁离开私塾时,泽东已经对经书里的清规戒律非常憎恶。儒学强调忠孝,这反而加深了泽东对管教他的两个成年人的憎恨,这两个人就是他的私塾先生和父亲。
这两个人都打泽东,这使他极为恼火。他虽然还没有形成什么思想,但是已经有了强烈的公平感。他在成为一个革命者之前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少年。
他的公平感首先是在和学校里的人打交道时表现出来的。他很同情班上一位因家境贫穷而带不起午饭的同学,常常把自己的饭和他分着吃。当泽东告诉母亲后,这位善良的母亲从此便每天早晨让儿子带两份午饭去上学。
一次胜利的“罢课”
进入南岸私塾两年以后,泽东知晓了在课堂上背书的礼节,就是要先站起来走到先生的讲桌前站好,面向旁边,以免正视先生,然后开始背书。但是,有一天上午,当先生叫到他的名字时,他竟在座位上纹丝不动。他开始了对这些繁缛礼节的反抗。
“既然我坐着背书你也听得清楚,那么为什么我要站起来背呢?”泽东大胆地对快被气晕的先生说。
脸色气得煞白的先生命令泽东服从这个老规矩。这个10岁的孩子搬着自己的凳子走到先生跟前,然后坐在凳子上,以平静、挑战的目光望着他。怒不可遏的先生用力拉着泽东想让他站起来。泽东挣脱了,然后跑出了私塾。他像叛逆者一样躲进了山里。
三天以后,毛氏家族的一个人发现了他,他才不情愿地回了家。
若干年后,这位昔日的小学生回忆起当年这一创伤时更多地从政治的方面而不是从痛苦的方面考虑这件事。他对埃德加·斯诺说:“回到家以后,我惊讶地发现情形有了一些改观。父亲稍微比过去体谅些了,先生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些了。这是一次胜利的‘罢课’!
泽东在13岁时就辍学了,白天他是一个成年劳动力,晚上,他成了父亲的管账先生。后来,泽东和母亲联合起来共同说服父亲,让泽东继续学习。他找到了更为广阔的精神和社会领域,因此他的思想不再局限在农村。私塾给了泽东宝贵的学习能力,他饥渴地搜寻和阅读在韶山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一本呼吁改革和技术改良的书——《盛世危言》,给泽东介绍了这样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本书让泽东深信:为了中国,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来源:文摘报;原文出自《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