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1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 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中国资本市场在基础建设上真正开始了市场化。作为中国股市的一次重大制度变迁,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以超乎预期的顺利程度有序展开。这场深刻的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彻底根除制度性的缺陷,让中国股市制度朝着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文章写到,春节前后,股改再度掀起高潮,春节前第19批和春节后的第20批股改公司数量分别达到46家和38家,远远高于前期平均每批20家的水平。随着2月13日第20批股改公司的出台,目前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549家,约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40.7%;其总市值达到16,841亿元,已占两市总市值的44.4%,股改正在向“过半”里程碑挺进。
而如果以总市值来考虑股改进程,股市实际已部份实现了股改“过半”。首先是深市。统计显示,目前,深市的G股已达148家,占其总市值31%,进入股改程序的准G股公司还有97家,占到其总市值的25.11%,一个多月后,如果这些准G股公司全部通过股东大会审批,深圳的G股市值就有望达到5,865亿元,占到其总市值56.08%,接近六成。此前,深市中小企业板已全部完成股改。
同时,统计还显示,全国还有11个省市的股改进程也已经“过半”。如广东、山西两省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已经占到其所属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七成以上。
文章认为,无论就时间进度还是市场现实需求,“过半”似乎都暗示着一个重大变革的即将到来。
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股份制改革都是影响股市走向的头等因素。股份制改革对市场的“利”(给流通股东的对价)将随着股份制改革方案的公布兑现,虽然现在只有几十家公司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已提前预支了对价题材的股票有一大堆,而股份制改革对市场的“利”绝不仅仅只兑现了上面这几十家公司那么简单。非流通股禁售期满后的套现,一直是市场担忧的因素。
股份制改革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占24.55%,国有法人股占24.98%,境内法人股占12.34%。从已经公布股份制改革方案的上市公司在持股锁定承诺期限看,大股东承诺期限在12个月、24个月、56个月的所占比重最大。如果后续七成公司更多选择较长的限售期,将有助于稳定市场,否则将会给2006年的股市带来消权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涉及到几千万投资者的利益、1300多家上市公司和数万个股东机构的利益、100多家证券公司、52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众多中介机构的利益,而且涉及到众多期待股票发行上市的公司利益、商业银行的发展利益、保险资金和社保资金的投资利益等。这场涉及众多利益关系、具有很强公共利益的改革,能否有效地处置好这些利益关系,不仅关系着股市的运行稳定,关系到这一改革能否顺利展开,更关系到股市的未来发展和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