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一日电 继杨利伟之后,中国又有两名航天员即将乘坐“神舟”六号飞船踏上太空之旅。那么,中国航天员是如何选拔和训练出来的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有一套严格的、综合的航天员选拔程序和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为医学标准,并专门组织了一个全国知名医学专家组,参与航天员选拔过程的评审工作。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分四轮进行,首先是档案选拔,即以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为主要选拔群体,围绕身体素质、身高体重等方面,通过调阅飞行员健康档案,从一千五百名候选飞行员中选拔出八百多人进入第二轮筛选。
第二轮为临床选拔,利用解放军空军在各地的疗养院,对备选的八百多位飞行员进行临床医学检查,尔后集中到北京的空军总医院,动用可以动用的手段,对备选飞行员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彻头彻尾地开展临床健康检查,“从健康中选拔更健康的”,选出六十名飞行员进入第三轮。
第三轮是航天特殊环境因素下的生理功能选拔,本轮选拔是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承担单位——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进行,主要包括低压、缺氧条件下的生理功能检查,空间运动病的特殊考查等,最后从六十人中选拔出二十名预备航天员。
第四轮为定选。在前三轮选拔工作的基础上,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一是到预备航天员所在部队走访,深入、全面了解预备航天员在部队时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预备航天员家族病史的排除,将所有预备航天员的配偶、子女集中到一起,进行传染病的排查。
经过四轮程序严格的选拔,最终确定出十四名航天员。中国航天员选拔的比例与国外差不多,如果以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为基数,真正是“百里挑一”。
中国航天员队伍选拔确定后,航天员训练工作随即逐步展开。中国航天员训练制定有专门的训练大纲、训练方案,训练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是航天专业基础知识训练。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为航天专业理论、航天概念、航天医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有专门的训练、学习教材。
二是航天专业技能训练。围绕载人航天工程,对航天员“一个系统一个系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技能训练,有专门教材,并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部门密切配合,经常邀请工程一线研制专家为航天员讲课。
三是结合载人航天工程任务进行训练。针对航天员承担的载人航天任务,对航天员进行野外救生、水面自我救生、跳伞、维持飞行等系列综合训练。这一阶段训练以飞船训练模拟器为主要现场,开展正常状态和出现故障状态下执行任务的训练。飞船训练模拟器与真实飞船完全一致,其仪表信息、舱内环境都是严格仿真。
与上述三大阶段训练同步,政治思想教育、身体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特殊因素环境下耐力训练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训练,则贯穿于中国航天员训练的全过程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