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5日电 中国银行A股7月5日正式挂牌上证所。今天出版的国际金融报刊载文章称,虽然中国股市从开市之初就有银行股存在,但是中行上市仍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经正式开启了融入内地资本市场的历史。
文章表示,6月1日,中国银行H股在香港挂牌上市,当天股价猛涨,这种情景生动地说明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商业银行股的期待。现在,中行以往良好的经营业绩,更是承载了市场对中行A股上市的巨大期望。许多人都预期,中行A股上市将使上证指数摆脱最近的胶着状态,出现加速上涨。
然而,尽管中行的上市代表中国国有银行转制取得了重大战果,金融改革有了很大成效。但是,银行上市以后,并不代表它们就必然地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给出了他对银行上市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上市成功与否,只能从具体营运中考察。不能为上市而引进战略投资者,更不能为上市而上市。
对于中行上市在中国金融改革中的意义,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股东——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作出了中肯的评价。他表示,从此以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首先必须继续严格执行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以保护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银行经营将更加规范。同时银行上市以后,风险管理将大大得到强化。他还强调,上市仅仅是银行改善治理结构的一个开端,银行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文章指出,由于这次国有银行改革被认为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水一战”。为推动这项改革,各个部门做了很多工作。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短期化、仓促性行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都暴露出内部控制问题,部分分支机构出现了巨额金融诈骗和信贷坏账。
此外,国有银行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后必须面临的全新市场环境,严格的监管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使银行的各项财务指标和经营行为更加透明化。可以想像这些屡屡被披露出来的巨额坏账,将会导致上市后银行股票价格的急剧变动,影响银行形象。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着轻改制、重上市融资的风气,以为原来的国有银行或国有法人控股银行只要能够多吸收一些股东,改善银行的经营和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根据国有工商企业改革的经验,如果仅仅着眼于融入补充资本金,这种期望很可能会落空。
文章表示,如果新的企业制度并未建立,机制并无改变,行为模式也依然故我,日后纷纷落马并不奇怪。由此我们更能体会到谢平所说的银行改革道路漫长,仍然任重而道远。(范立强)